附中之星(续)
也许你见过,也许你没见过
2007 届 8 班 姜子麟申报“附中之星”材料
好不容易又回到这个框框里来了。以前在这个框框里的东西都是别人给我写的,这次的不一样——是我自己写的。有些不明白的是这个材料是给谁看的,我自认为看的人是以学生为主,写点关于自己的东西,但还是有所顾忌。
也许你见过我,就在这个框里,那些红颜色的喜报里面,有过我的名字。从我读高一开始就有了,信息学分区联赛二等奖。高二常来这里,物理,数学,信息学都是一等奖,其中数学还获得了冬令营入营资格。后来冬令营获得了银牌,进入了 33 人的数学国家集训队,不知为什么,学校里没有贴关于这件事的喜报,在此自己贴一下。
也许你见过我,在团学联的会议桌上,我担任的是学生科学院副院长。在第四阶梯教室的讲台上,通俗文学的主持人就是我。在博学楼楼底,宣传数独活动的也是我。组织的活动有比较成功的,也有相对平庸的,但是我觉得即使是一个平庸的活动,只要有人参与,就有它存在的必要,只要有存在的必要,我就会做好它,尽量亲历亲为,落实好一切。这个学期还将组织一个叫 iMath 的活动,很早就开始酝酿了,熟不知会火爆还是平庸乎?
也许你见过我,在附中论坛,我是我贴我贴的斑竹,网名 3.14,平时看着来来往往的大小帖子,观察附中的一隅。关于论坛还有一件事情值得一提,附中论坛上曾经的一个帖子《关于学生科学院答疑箱》,让我想起了担任干事的美好时光,当时很有热情地解答答疑箱里的来自同学的一些问题,看见箱子里有纸条,我很高兴,看见箱子里有杂物,我也很高兴,因为方便了某些同学。当时解答问题确实有废寝忘食之势,别人的疑问就好像变成了自己的疑问一样,来不得半点怠慢,况且高效率才是吸引“顾客”的力量。但渐渐,杂物都越来越少了,直到信箱被撤掉了。可能是这种信箱的形式不受欢迎,但是我还是不放过任何答帮助他人疑解惑的机会。趁着学校论坛新的一轮的复苏,这里也做个小广告,欢迎大家去学科答疑提问,学生科学院竭诚为你服务。
也许你见过我,在学农的篮球场上,我曾代表学校上场比赛;在校运动会的跑道上,我赢得了一百米的铜牌和四百米的银牌。这里要替理科班的学生登高一呼,可能在很多平行班同学的印象中,理科班的学生都是长得恨不得像牛一样的牛人,且不食人间烟火。但事实上,不完全是这样,附中外松内紧的环境给了理科班的学生更多的发挥的空间——团学里有我们的人;文学社里有我们的人;在校运动会上,我们也不是垫底的鼠辈。理科班,它是一个强势群体,而不是牛群,我很高兴能成为其中的一员。
也许你见过我,是哪里,我怎么知道。可还有很多你没见过,去年 9 月同郑校长和班主任万老师去日本参加 CHUO 交流会议,和各个国家的学生结下了友谊;上个月在物理刘老师的组织下,同美国西德威尔高中的学生进行网上学术交流;作为学习委员,数学课代表的我每周四在 4 楼小教室做小老师,给班级同学辅导竞赛……
这些碎片只是申报的材料,把这张纸去头去尾然后撕碎,它们就是我的碎片(其实还有很多碎片,比如有同学没事百度了一下,找到相关网页 146 篇等)。碎片只能乖乖呆框里,我可闲不住,跳出去先,我不喜欢制造重复的碎片,只喜欢扮演不同的自己。
(文中框框指的是学校门口的橱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