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我的斯德哥尔摩情节
通过和安安的激烈讨论,我们发现在昨天的理发事件背后,隐藏着我严重的斯德哥尔摩情节。
按照原本的计划,剪头发只需要十元,加上浪费了我这么多时间,应该不付钱,直接走人。但是我却考虑到这个理发师,他确实付出了劳动,他应该获得劳动相应的报酬。我现在意识到,这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最早接触这个名词的时候,我查了维基百科,这个词源自一次抢劫,劫匪被逮捕判刑之后,人质还替绑匪求情,表示绑匪在劫持过程中对他们的仁慈。当时我看的时候,还觉得这些人质的想法挺人道主义的,可能我潜在就是这样的斯德哥尔摩患者,按我下面的分析,可能每个人都会在特定的情况下成为斯德哥尔摩患者。
就维基百科上的案例,在人质的脑中有两个概念,一个概念是被劫持,一个概念是仁慈,假设这些人质对被劫持这个概念没有先验的体验,于是这个概念在他们脑中赋予的权重就比较小,两一方面,仁慈则是他们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概念,于是赋予的权重就比较大。经历了绑架事件后,可能绑架的经历被渐渐淡忘,而仁慈的概念则不断在生活中被唤醒,于是加深了他们对绑匪的怜悯。
针对我自己的案例,我是一个一直强调按劳分配概念的人,就比如说我会觉得马路上的清洁工人应该享有更高的工资,于是在这个概念至上的前提下,我会怜悯这个理发师。这种权重的极度失调使得我作出了不理性的行为。
我想只要想清楚了这点,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我就能通过思考得出正确的处理方式了。这种治疗方式只需要反思就可以完成。
现在我唯一不知道的事情就是理智与心究竟应该听谁的?心告诉我这个人应该获得他所应得的,而理智告诉我如果这样会直接被人家笑话。很矛盾,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