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 33 天
这篇文章写于神棍节,本应该在“那个特定的时间点”发表的,但后来因为“那个命中注定的相遇”一直搁置在草稿箱,今天才把它发出来。
除开那些事务性的日志,好久没有写和自己有关的任何文字了。美国这边抓得紧,学习忙到已经没有时间整理任何东西了。原本设想的很多事情也因为学业,只能最低限度的完成。
最近一周却异常平静起来,课程的作业渐渐少了起来。
总之,今天,周五,某个特殊的日子,离开了匹兹堡,乘坐JetBlue公司的航班,抵达波士顿。
这部电影,失恋 33 天,是在这周三看的。与其说它是一部电影,不如说它是一颗果糖,包装精美的,不知从何处被款款地放置到了你的手里,而你只是想要拨开它的外衣,并将它塞到自己的嘴里,无需特别在意它的味道。
类似的电影,那种我认定是想特意将自己埋进去寻找某种情绪的电影,也看过很多,借此放纵自己。处理这些电影的方式如下,每隔五分钟问自己,我是不是那个人?循着各种证据,时而肯定时而否定,沉浸在情绪的波动。最终,谁都不是。面对剧终,不知当不当失落。
所以,在我眼里,失恋33天是这样一部电影,在特定的时间出现,满足特定人群的心理。
我也不免成为这样人群中的一员。
所以,亦是如彼,带入带出的。
相识,相恋,再见,失恋,老死不相往来。
似乎寻找另一半的整个过程也和看此类电影一样,问一个问题,然后寻找答案,我是不是那个人,她是不是那个人。
人生如戏,如果接受了这样的设定,不如演一场戏给世界看。
可人在某种程度上是要保持某种一致性,有些人称其为原则或是责任,于是也就不能随心所欲。
都快二十多岁的人了,戏份到了这个田地,是不是要继续演下去?这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