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数学奥林匹克观察(下)

接上篇。因为实在有太多东西可以写,所以犹豫了很久是不是要分中篇和下篇。想想还是挑重点一气说完。

除了在 MOP 第三周举行的为时两天的 TSTST 以外,在前两周还有四次 MOP 测试和两次 IMO 模拟考试。这六次考试都是不关联来年的集训队选拔的。但这六次考试很有趣的是,阅卷员(大多数是过去参加过 IMO 的学生)会对解答主观地作出风格分的评判。比如,如果你的解答是一通暴算,那很抱歉,你的风格分可能会很低。为了鼓励第一次的参加的学员,特别是在红组和绿组的学员,他们的四次 MOP 测试会在原有的三个题目上附加两个简单的题目。

为了增进学生互相之间的合作,在前两周还有三个学生一组组队赛。红组和绿组用一套稍简单的题,蓝组和黑组用稍难的一套题。评分的方式是在阅卷员面前解释自己的解答。换句话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要解决问题,还要教会组里不会的伙伴。这正好也呼应了 Jane Street 讲座里所说的工作中的团队合作。

除了之前说的几个考试测验外,整个项目里还有一个广受同学欢迎的叫做 ELMO 的竞赛。ELMO 具体是什么意思不得而知,但每年这个名字都会有新的诠释。比如今年 ELMO 代表 Ego Loss (surely) Must Occur,意思就是损伤自尊心必然发生。这个竞赛由老生(Veteran,也就是至少是第二次参加 MOP 的学员)运作,模拟 IMO 的模式:老生提供试题,构成备选试题列表(ELMO Shortlist),新生(Rookie,第一次参加 MOP 的学员)组队,老生被分配到每队成为领队,新生参加比赛后由老生阅卷并互相之间协调分数。

虽然这个活动仅仅是一个由学生运行的比赛,但是每年他们都会像模像样地把试题和备选试题发到上篇提到的 Art of Problem Solving 的网站,不知道内情的人,乍一看肯定会觉得这是一个由某机构运作的官方的比赛。学生们拍照的时候不会说Cheese(茄子),而会喊 ELMO Meeting!(ELMO 会议),可见这个比赛的受欢迎程度。

除了这个 ELMO 竞赛外,另外有一件事情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美国高中数学教育的刻板印象。有一天,教练和阅卷员开完会,回到寝室楼大厅,看到了这番情景。

Plank countdown.

为了说清楚这个比赛,简单讲一下美国的一个为初中生设计的竞赛 MathCounts。这个比赛类似于中国的华罗庚数学金杯赛,最后一轮是抢答赛(Countdown Round),也是该项比赛唯一的口试部分,用于决定每年的冠军。而照片里所看到的是高中生版本的 MathCounts,大家管它叫平板支撑抢答赛(Plank Countdown),因为比赛选手需要在抢答的过程中一直平板支撑。出乎我意料的是,孩子们的心算速度非常快。决赛轮,两个选手大多数时候都能在题目刚念完未念完的时候给出答案。

孩子们在不断创新的同时,整个教练组也尽力会去优化整个项目的体验。比如 Po-Shen 在第二周周五安排了一个叫哲学(Philosophy)的专题,学生分成四组和不同的教练和阅卷员答疑解惑“人生哲学问题”。在最后一周给 TSTST 阅卷的时候,教练组和阅卷员还讨论了是否要将试卷还给学生的事情。为了能让学生成长,最后决定最大限度地透明化,先将分数告诉学生,如果有异议可以和阅卷员讨论,待分数稳定后将试卷归还。这与近几年的做法很不相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类似座谈会性质的“超越 MOP”(Beyond MOP),所有人集中在 Neihardt 蓝色大厅一起你问我答。

在昨晚刚结束的学生才艺秀晚会中,负责人 Steve Dunbar 提到这次活动除了 D. E. Shaw & Co 和 Jane Street 赞助外,还有 Two Sigma,Dropbox,Citadel,Art of Problem Solving  以及最主要的赞助 Akamai Foundation。这些赞助公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创始人中都有数学竞赛的经历,并且很多曾经参加过 MOP,他们在社会上取得了成功之后不忘回馈。才艺秀结束后,两个阅卷员坐在走道里,给学生讲他们当年在 MOP 的时候的故事。其中 Brian 说了一个蛮有意思的故事是,当年,也是我高三那年,冯祖鸣带着美国队和中国队一起训练,结果美国队有个学生结识朋友的方式是把人抱起来,然后背着地摔地上,有人调侃说就因为这个中国队那年没拿团体第一。我相信这些有趣的轶事会一代一代传下去。

由于整个美国数学竞赛协会有人事变动,整个办公室将从内布拉斯加搬到华盛顿。今年是 MOP 在内布拉斯加哎的最后一年。今年恰逢 Po-Shen 被任命为了美国队领队,明年的 MOP 将在匹兹堡卡内基梅隆大学举办。

这次经历对我自身也是莫大的收获,为已经三年的博士生活增加了一抹色彩。

明年,卡内基梅隆大学见!

1 comment

Leave a Reply to Tao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