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征文

今天是北大征文截止日期,终于憋到最后一天了,于是文思如尿崩……写着写着越觉得像回忆录,一直觉得自己议论部分薄弱,怎么都写不长,觉得什么事情点到为止就可以了,但写完后发现字数有点超(规定字数不超过 3000 为宜),真想不出笔墨都浪费到哪里去了。最后,还要按要求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个人格言、学习感悟、个人寄语。由于我实在是材质平庸,很难一句话概括它们,所以就随便在文章里找了几句话充数,所以这些东西我就不拿出来了,这里只有正文。

这些故事,那些故事

——漂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那九年以及高中那三年

小学以前的记忆肯定已经没有了,剩下的记忆也差不多了。

神奇开始

记得我幼儿园毕业后,父母带着我去家里附近的一个小学的校长办公室面试,家长和校长正在谈着赞助费的事情,那个年头,几百元的赞助费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我在一边没事干,就随便看看桌上摆放着的语文书,不知为何,我数了数那本语文书上一个插图上鱼的数目。结果校长突然回头问我,插图上鱼的数目有多少,于是我数都没数就报出了答案。校长觉得我是个人才,就让我进了这个学校最好的班级,虽然那个班被编号为一班(谐音一般)。附效应是省了部分的赞助费,具体我记不得了。就这样,我服从公民义务开始接受九年的教育。

竞赛的门槛

一年级的时候,我接触了奥林匹克数学,当时学校里用的教材是《我+数学=聪明》,也算是启蒙教材了。可是当时我不知道这个叫做奥数,只觉得找规律题是那么的变化多端,没有规律。到了三年级,母亲知道了原来这个叫做奥数,而且居然还会有比赛。听母亲说,当时她带我去一个邻居家做了智力测试,结论是我不适合学习奥数。虽然我完全不记得有这茬事,并一度怀疑这是为了增加我的传奇色彩而进行的炒作。虽然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当然母亲没有告诉我检查结果,就好像我得了绝症一样),我们还是试着去参加了一个私人老师的奥数班,当时的收费也算是家中不小的经济压力了,所以我也很努力去学,很用心去学。快升四年级的时候,区里有一个测试,如果考得好可以去区办的一个奥数班学习,我压着分数线考进了。不知道是门槛太高,差点把我拦在外面,还是门槛低,以至于把我漏了进来。

说到竞赛这道门槛,现在想想它确实很高。我有一个学弟,是搞奥数的,成绩可以说相当不错,他家总共两个小孩,他是哥哥。即便哥哥已经算是很成功的了,但是母亲还是决定让弟弟走另一条路,因为她体会到了这一路的困难。意思就是说,如果给你两次机会,你基本不会选择奥数。然而奥数这个东西很悬,必须要起步早,而小孩越小就越没有想法(这点可以从大多数小孩都想当科学家看出来),这就需要家长有点想法,有点冒险精神。所以我想在这里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让我走上了这条现在看来还是较为成功的路。但我还是不清楚,到底是这条路适合我还是我适合了这条路。

关于文学

考初中时,又是面试,老师问我看过什么书。当时我确实没有看过什么文学书,家里四大名著倒是有两套,第一套字太小,所以我看都没有看,就让父母又买了一套字大的,结果发现字再怎么大我都看不懂。理论上,我的回答只可能是《十万个为什么》,但我当时说谎回答说《三国演义》,结果正好碰上语文老师,接着我被他问得很尴尬……还好最后我进了这个学校里最好的班级,可能是我小学得的二三等奖的数量感动了招生办,可能是校方期待我会从量变到质变。

直到现在我还是没有看过四大名著(封面除外),杂七杂八的书倒是看了不少,韩寒的几本小说,哈利波特,等等。我觉得看了这些书(还包括听流行音乐)给我带来的快乐就是,遇到同学朋友的时候可以多一种共同的语言,而我实在不觉得我身边的朋友和我见面时会谈论四大名著里的故事情节。这是我给自己不去看古典文学的一个小小借口,或许有一天,我会改变也说不定。

黑暗时期

初二的时候,我经历一段黑暗时期。当时一个比赛,最后一题,我的答案是正确的,我所在的区采用的参考答案是错误的,而别的区采用的参考答案和我的一样。我去申诉,面对姗姗来迟的区数学教研员,听到的却是含糊其辞左右而言其他,不时还摆出架子指点江山一番——最后我放弃。一个在我心中公正的东西——数学,怎么在这个时候变得不公正了呢?我并没有立刻从一个绝对的乐观主义者蜕变为一个彻底的虚无主义者,后来想想,其实不是数学变了,而是人造哈哈镜让它表现得扭曲表现得可笑。我只当这黑暗是日夜交替的正常现象,我相信黑夜的旅途不会长久,这才是旅行的意义。不过后来一件事情比较郁闷,学校要派学生去澳大利亚参加数学比赛,结果因为我这次竞赛的成绩不好,所以没有让我去。想想毕竟是去澳大利亚,好歹也是出国玩一圈。于是我的出国梦又晚了那么几年实现。

量变到质变

初二结束,延续小学的势头,继续拿着大大小小的二三等奖。直到初三的一次数学竞赛,我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学科一等奖,而且当时还考了满分。后来我又拿了一个初中物理竞赛一等奖,也算是双料冠军了。意料之内的是,我很清楚量变必然导致质变,只是时间问题。意料之外的是,这个时间发生得恰好。就因为这最后沉默中的爆发,我获得了升高中的报送资格(听着像是暴发户),而当时整个学校只有格外珍贵的四个报送名额。之后,我在上海奥数圈内也算是小有名气了。终于,学校派我参加了国际青少年城市邀请赛。我心想,这次总算可以出国了。结果那年比赛地设在了澳门,出国梦再次破灭。
量变是需要一些毅力的。回忆过去,我小学完整做过一套数学书;初中完整做过一套数学书和物理书;高中完整做过三套数学书。那些做过的书现在还保留着,看着很欣慰,很有成就感。质变是需要一些运气的。回忆过去,小学的入学面试;初三最后的爆发;高二的数学竞赛。那些曾经的荣誉现在还保留着,看着觉得简直不可思议,但又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辉煌的岁月

结束了九年,开始之后三年。高二的时候,人品爆发了,拿了全国数学,物理,计算机一等奖。特别是数学正好卡进上海前六,可以去参加冬令营,然后冬令营又卡进中国前三十三,可以去参加国家队选拔。当然,最后没有进国家队。冬令营的时候,被北京大学的数学学院预录取了,在别人眼里我已经前途无忧。而丰富多彩的高中校园生活,我也没有错过,在学生科学院里做干事跟着老大组织活动,去日本交流也圆了我的出国梦,运动会跑道上有我狂飙的身影。或多或少,我觉得自己有点完美主义,所以心理还是有一块石头没有放下,就是冲击世界金牌,虽然结果是壮烈的,但至少我曾经有理想。

失败后反思

回忆过去,我从未在乎过竞赛的成绩,家长也不要求我什么。可是高三那次数学冬令营,好像一切的氛围都变了,紧张伴随着我,接着失眠,直到考试。当时我很想结束这样的煎熬,潜意识里面的则是些许的放弃。最终的结果就是让华丽低调地埋没在了一堆银牌之中,连国家集训队都没有进。这让我想到了其他的搞竞赛的同学,倘若他们都有我这样的经历,那这样的竞赛岂不是太糟糕了吗?究其原因,与对待竞赛的态度有关。这让我再次怀念初中的时候,那真叫做“无知者无畏”。初三以前从没有获得什么很好的奖项,而初三那年,我把所有的机会都把握住了。当时我的水平确实是不错的,但是倘若我考虑到诸如“如果没有得奖,我可能就不能被保送,从而不能进入好的高中”的话,就我的心理素质,那情况可能就不像现在这样了。所以这种无知帮助了我,当然还有我的父母,他们表面上不在乎我的结果。进了高中,我继续保持着这样的无知,与此同时,竞赛带给我的只有快乐。比得好,心里很开心,赛得坏,回家再努力。最后的那次竞赛经历让我体会到了大多数的参加竞赛同学的感受。其实很多人都是知道竞赛的残酷性,如果有的同学不能很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那势必不能在激烈的竞赛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准,我这里有一个好的建议:在你面对一件事关重大的事情时,试图发现另外一个事情,使得即使这件事关重大的事情失败的时候,你仍然有另一件事情可以去憧憬。这么说的依据是,往往比较全面的学生容易在竞赛上获得好成绩,因为竞赛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现在想想,如果这些故事不是像当时那个样子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发生,那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可是我之所以体验这样我,就不允许我做那么多的假设去体验不同的我,更何况那都是些不足挂齿的事情——而我把它们都说了出来。最后我不想对大学生活做什么展望,因为任何事情在未发生前都是未知,在发生后都是恰好。

14 comments

  1. 初二那个黑暗的比赛大概是希望杯,我做了个和参考答案一样的错误答案.
    有点话想跟你说,有点想感谢你,高中三年跟你话蛮多,但问你题目不多,觉得蛮浪费的.
    好像就问过你一次数学题目,那时候我处于悬崖边缘,然后问你历年交大保送生考试里的一道解几,看你解题突然觉得你很帅,然后信心陡然增加,考得蛮顺利的.
    后来你叫我一起去玩足球机器人,然后看你编C++的时候思维那么清楚,还说数学能够让人做事有条理,我又想想了,觉得你越来越帅了.(脸红了吧,哇哈哈)
    说实话,认识你我还是很开心的,虽然他妈每次打篮球都骂我,不过,街王我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了,哇哈哈.

  2. 姜同学,虽然只是在若干个奥数补课班中见过你几面,不过还是感觉你有那种气质 。不断追求成功和完美的气质。好像学数学的人中只有ZZL学长给过我那种感觉。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