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iver

The Giver,翻译为赐予者,这本 200 页不到的小书描述了一个乌托邦社会,以及对它的反思。作为一个完美的社会,没有失业,邻里和睦,家庭美满,总之是一个不能再和谐的社会了。下面是这个社区的简介: 人口方面,这个社会就像一个精确运行的机器,每年都会有 50 名新出生的小孩,是不是比计划生育政策还要严格?这些小孩从小到大编号,没有姓名,也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开始几年由”培养者”养育,如果达到一定体检要求,就可以在四岁加入正式的家庭,否则被“释放”,被“释放”的人,将不会再回到这个社区。 教育方面,小孩从小接受统一的严格的教育,期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就是言行举止,基本上属于在思想上进行彻底的改造,孩子从小就会因为“不精确的言语”而受到惩罚,这是为了保持整个社会在语言沟通层面可以保持一致。在学校就读的孩子都很懂礼貌,知道做错了事情需要进行道歉,并且大家会异口同声地进行道歉。除此以外,每周都会有志愿者服务时间,每个孩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志愿服务的种类。 法制方面,会有一个响彻整个社区的广播,“发言人”通过它通知社区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并要求肇事者到某处报道,当然广播中不会报出其姓名,但听到这个和听到全国通缉的感觉应该差不多。每个人只要违反规定超过三次,应该是指情节较为严重,认错态度不佳者,直接“释放”。 职业方面,每个人到了 12 岁就和自己所在的团队(就是一开始和他一起出生,一起读书的 50 个孩子,如果没有被释放的话,就应该是 50 个)集体就业,失业率百分之零,每个孩子的职业都是由社区的“老人”(其实就是统治阶级精英)对每个孩子的志愿者服务时间进行考察,发掘他们的兴趣,所有决定都一定是最适合孩子的。 家庭方面,男方和女方都可以向组织申请婚姻,组织会根据双方的性格特点合理并科学的安排配对,搭建出一个和谐家庭。每个家庭在一段时间后都可以声请认领小孩(就是之前那些到了四岁的孩子)组成三口之家,最多可以声请两个。这理由简单,人口是恒定的,每年就 50 个小孩,你家多要了,别人家就少一个了。 养老方面,社区专门为老年人提供了养老的场所。 但是,这种制度设计牺牲了很多人的本性的东西,其实人们甚至是无知的,很多概念都是他们没有先验的体验,比如疼痛,饥饿。当然无知可能会带来他们原本期望的幸福感。 他们没有回忆。 他们没有真的感情。 他们甚至看不到颜色,欣赏不了音乐。 但统治者也意识到这一切需要有人承担,他就是赐予者,或者说是记忆接受者,老的记忆接受者,成为记忆的赐予者,将所有的关于从前人类的回忆通过一个特殊的方式传达给继任的记忆接受者。他们被整个社区所尊敬,即便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故事的主人公 Jonas 就是被选拔为了记忆接受者。 Jonas 初步体验到了这些回忆给他带来的快乐,他开始可以开始看到蓝天白云,感受到了晶莹的飘雪,体会到了让人感觉温馨的爱。进一步,他得知这个社会过去并不是如此,只是经过一次重大的事见 The Sameness(我喜欢把它理解为“大和谐”)之后,为了农业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天气受到了控制,这里永远都是晴天,所有人都是灰度的视力,这样每个人就不会纠结于每天传什么颜色的衣服了,并且只会满足于已有的事物,对,欲望是这个社会最需要打压的东西,他们让每个公民服药克制自己的欲望。 通过这些回忆,他可以通过我们现在人类的视角审视他所生活的社会,但他却不能改变,一次又一次他感到孤独,因为他的回忆似乎无法和别人分享,甚至有时候还会被父母认为是“不精确的言语”。他甚至还发现这个和谐社会不为人知的阴暗面,比如“释放”其实就是死刑,但是社区里的大多数都不知道是死刑(实际上他们根本不知道是死亡是什么),新生儿如果是双胞胎,则需要“释放”其中体重较轻的一个孩子,因为在这么和谐的社会里,甚至是双胞胎带来的混淆都是不被允许的!而他了解到实施“释放”新生儿的人正是他的父亲(更精确的说法是家庭中扮演父亲角色的人)。最后,他选择了逃出这个社区,并将记忆还给社区里其他的人。 人类社会的进步就应该是这样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谁都没有权利剥夺我体会困苦的权利,这种自找苦吃的叛逆精神是需要勇气的。 作为年轻人,我希望我能对自己负责地去走每一个弯路。

二三事

第一次读安妮宝贝的书,感觉亦是简单,虽比《一个人的好天气》复杂,但也就二三个人的二三个故事。纯简。 书里说“我不觉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来越宽容,似什么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觉得那应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而后,做一个纯简的人。” 就好像一本数学书和一本经济学的书,数学总是能很纯简,这是数学家的选择,他们排除臃肿的东西,而经济学的书往往厚重,还有很多案例,有无尽的补丁需要打上。不是说经济学不好(否则某猪说不定要生气的哦~),只是选择不同,没有对错。 当然,这需要一些往复,纯简总是从臃肿得来的,否则只能是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诚然,这种得来的过程就是成长,悔过,剔除,悔过,剔除……就像花苞盛放,凋零,归根,在这过程中,才知道花苞的意义不是剩放时带给世界的幻觉,而是归根后能得到救赎,虽然凋零异常痛苦。

一个人的好天气

很喜欢这本书,书有三个封面,做得很细,三种颜色,都是淡淡的那种,书写故事的文字也是那种细细的,把飞特族(Freeters)知寿与她舅奶奶吟子。作者很好心,这种故事就是要这样淡淡的,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生离死别,都是身边的,即使分手这种事情,只是通过一些小纠结,小浮想,只言片语讲述清楚。三田就好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甚至还带有我的一些影子,大家都不想长大,或者说大家都想突然长大,总之长大过程中带来的烦恼谁都想逃避。很多人都会害怕外面的世界,可世界本来就没有内外,世界只有一个。

Logic for Mathematicians

Logic for Mathematicians 是这学期我提前修的数理逻辑的教材(因为网上买不到,所以我自己很无耻地复印了一本,结果影印的版本少了 Skolem 形式的一章,最后问 Henry 借了本,在此表示感谢),学校老师上课的时候只是讲了这本书的前面一部分,这几天抽空把后面一部分也看完了。对逻辑有一定兴趣的同学可以接着看下文,就当是我不自量力给大家做非专业的导读。 这本书的逻辑主线清晰,适合初学逻辑的同学阅读,整本书前四章从一般人直觉上的逻辑(Informal Logic)到形式逻辑(Formal Logic)阐述了命题逻辑系统和一阶逻辑系统的完备性定理(这些完备性的证明是哥德尔首先完成的),也就是说人为给出的形式逻辑系统在本质上与人类直觉上的逻辑是一致的,它们的区别在于,形式逻辑中就不需要逻辑直觉去支撑证明和推理,只需要通过固定的规则演算就可以了,这自然而然让人觉得所有的逻辑推理都变成了一定规则下的演算,从而机械证明的宏伟蓝图已经展开。前四章是较为基础性的,可能会有些枯燥,但是数理逻辑远不仅仅是这些,它包含了一些关于数学哲学的思辨。 有了良好的基础,便可以开始后半部分的精品之旅了。 第五章是数学逻辑系统,简单阐述了群的逻辑系统的表述,自然数的逻辑系统的表述,以及集合论的逻辑系统的表述,特别是集合论那部分,我们可以看到连续统假设,选择公理和 ZF 是互相独立的,这不禁能让数学家的毛骨悚然,我们所研究的数学的根基究竟是在哪里,且不说其是否稳固(数学系统的一致性不可能从内部被证明),即使它是稳固的,那我们研究的数学到底是哪个逻辑系统下的呢?如果 ZF 是数学家所公认的,那对于选择公理和连续统假设这两个超验的(transcendental)东西,数学家就可以分为好几派,排列组合一下就有 4 类,开个玩笑,如果哪一天我证明了一个公理,它是独立于之前的公理系统的,那又排列组合一下,数学家分为 8 类,如此往复,子子孙孙无穷匮也。那数学家的价值观究竟应该建立在什么之上,这种数学的不确定性的丧失对于建设在数学大厦之上的现代社会的影响会是什么?看完这章,大家可以有自己的思考。 第六章,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向你展示了人类的无知,你可以这么看,当你认为一个体系有一定的一致性的时候,其内部不能被证明的定理可能就越多,注意,不可证的定理就是正确的命题,但不能给出证明。这看起来很荒谬,但在集合论的描述下下,假定自然数系统是一致的,那包含自然数的系统(比如现在的数论,数学分析等)必定包含一个命题,它是正确的,但不能被证明。如今物理学不断发展,理论越来越有内在的一致性,似乎什么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并且没有矛盾,但根据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这也很可能意味着当人们面对一个正确的命题,但是不能给出证明,于是就不知道其是否正确,按照以往的经验,物理学家会将其列为新的公理,可是通过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又知道,这个系统还是不完备的,于是物理学家就会循环往复地做这样一件事情,相当恐怖。按照胡一的说法,下次物理学革命性突破的理论可能不是来自那么高深的数学,而是来自数理逻辑,所以想在物理学做出贡献的同学,不妨读读这本书,就算没有收获,也比时间简史来得有点意义,况且不懂也是一种收获,所以总会有收获的。 第七章,可计算性(Computability),不可解决性(Unsolvability)和不可决定性(Undecidability),向你展示了机械(特指图灵机,也就是现代计算机)比人类更无知,在全书的最后,作者安慰性地写道,“计算机可能最终会控制世界的运转,但他们永远不能取代数学家”,这句话与第五、六章放在一起看,着实让人觉得别扭,可能也是作者作为一个数学家对自己的一种精神上的鼓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