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per

昨天去影院看了 Looper,虽然已经上映超过一周,但是影院还是坐得满满的。 影片中间有段很混乱的地方,我感觉大致说的是,在另外一个平行宇宙,男主角一枪干掉被传送回来的未来的自己,他继续活得好好地,在上海找了个媳妇,过上幸福日子之后,又被传送回了那个主人公没有开枪的平行宇宙了。所以无论如何,都是没有开枪的宿命。 想到宿命论的时候,就又觉得特别无力了。

失恋 33 天

这篇文章写于神棍节,本应该在“那个特定的时间点”发表的,但后来因为“那个命中注定的相遇”一直搁置在草稿箱,今天才把它发出来。 除开那些事务性的日志,好久没有写和自己有关的任何文字了。美国这边抓得紧,学习忙到已经没有时间整理任何东西了。原本设想的很多事情也因为学业,只能最低限度的完成。 最近一周却异常平静起来,课程的作业渐渐少了起来。 总之,今天,周五,某个特殊的日子,离开了匹兹堡,乘坐JetBlue公司的航班,抵达波士顿。 这部电影,失恋 33 天,是在这周三看的。与其说它是一部电影,不如说它是一颗果糖,包装精美的,不知从何处被款款地放置到了你的手里,而你只是想要拨开它的外衣,并将它塞到自己的嘴里,无需特别在意它的味道。 类似的电影,那种我认定是想特意将自己埋进去寻找某种情绪的电影,也看过很多,借此放纵自己。处理这些电影的方式如下,每隔五分钟问自己,我是不是那个人?循着各种证据,时而肯定时而否定,沉浸在情绪的波动。最终,谁都不是。面对剧终,不知当不当失落。 所以,在我眼里,失恋33天是这样一部电影,在特定的时间出现,满足特定人群的心理。 我也不免成为这样人群中的一员。 所以,亦是如彼,带入带出的。 相识,相恋,再见,失恋,老死不相往来。 似乎寻找另一半的整个过程也和看此类电影一样,问一个问题,然后寻找答案,我是不是那个人,她是不是那个人。 人生如戏,如果接受了这样的设定,不如演一场戏给世界看。 可人在某种程度上是要保持某种一致性,有些人称其为原则或是责任,于是也就不能随心所欲。 都快二十多岁的人了,戏份到了这个田地,是不是要继续演下去?这是一个问题。

第 36 个故事

因为是桂纶镁主演,所以才去看文艺片。 以物易物,最简单的交易方式,已经被货币所简化,但究竟是进化还是退化? 货币似乎正在帮助人们遗忘,然而以物易物正是帮助我们去回忆关于交易的故事,关于物品的故事,关于自己的故事。 人们不会去在意自己钱包里的每一张钱的来历,是上个月妈妈辛苦工作省吃俭用下来,最后笑脸盈盈地发给我的零花钱,或是在路边捡到的五块钱,去路边罗森购买农夫山泉后找来的三块四角。 纸币,硬币在钱包里像是分子热平衡,熵增丢掉的信息,找不回。更不用说银行卡了。 以物易物,保留的就是这份回忆,这 36 个故事。朵儿和蔷儿交换了彼此的目标,“过去一个想要存钱,一个想要环球旅行,现在一个想要环球旅行,一个想要存钱”。沙发客用自己的35个故事换了朵儿的第 36 个故事。 以物易物另外一个有趣的地方在于它没有任何的规则,或者说它倚靠的是心理价值,即便表面装作理性的蔷儿,心里还是通过最简单的方程去衡量,这个方程叫做感觉。两个女孩的母亲说,货物应该标价,这样加一个减一个心理清楚。但这个价格岂能是简单的全有序集(totally ordered set)能够描述的。这纯粹是商人的简单粗暴的做法。 听说拍了这个电影之后,台湾还真开了这样一间咖啡馆,但是没有以物易物。 可能这就是文艺片理想主义的侧面,它不能存在于现实之中,只能像一个顽强的幼苗为自己挣扎出一片小天空。

Die Welle

德文 Die Welle 中文意思浪潮,据 P&P 说这部电影是改编自美国的真实故事。浪潮讲述了一个原本在文化周教授无政府主义的教师由于另外一个老师抢占了他的课程转而去教授独裁政府时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事实上,老师在教授独裁政府的时候正在进行着一种独裁,纪律,统一,排除异己,学生为这个活动起名叫做“浪潮”。这个活动有统一的服装和手势,为了宣扬这个活动,学生甚至在市政府大楼顶上涂上了浪潮的标志,然而当老师意识到这一切都做过头的时候,似乎已经很难停止了,其中一个学生在老师宣布解散活动之后,开枪击中了自己的同学,并最后自杀。 当然,看完这个片子最大的感受就是想起小学时候,老师正是通过独裁统治的方式对我们进行教育,但这真是老师希望做的事情吗?我觉得不是,老师应该是很爱学生的,至少小学老师应该是。但如果同样是老师,别的班的老师由于纪律严明,整个班级风貌相当好,卫生流动红旗常年钉在班级峭壁上,你会如何想?复制!几乎很多中国的小学老师都是复制同一个模式,让小孩要有集体荣誉感,于是有了纪律,于是有了反抗者,于是有了那些打小报告的小孩,于是流动红旗真正开始流动了。然而,好的教育不应当是如此偷懒的,一个尺度的。正是为了简便,或者可以认为需要管理的学生太多了导致了这样的结局。 但这样的充满集体意识的体制真的教会我们如何去更加完善一个集体了吗?我们似乎只是听命于一个领袖的指令,而往往进入大学之后,我看到的是更加无限制的自由主义,没有领袖了,或者说,人人都是自己的领袖,就无从去听从谁了。倘若是从小进行个人主义的教育,可能情况又会反过来了吧。 他是一个恶魔,利用人类的懒惰和不满去繁殖自己,并且不断选取接班人来延续并稳固自己,从而其内部的人无法反抗,失去意识,这就是独裁体制。

The Giver

The Giver,翻译为赐予者,这本 200 页不到的小书描述了一个乌托邦社会,以及对它的反思。作为一个完美的社会,没有失业,邻里和睦,家庭美满,总之是一个不能再和谐的社会了。下面是这个社区的简介: 人口方面,这个社会就像一个精确运行的机器,每年都会有 50 名新出生的小孩,是不是比计划生育政策还要严格?这些小孩从小到大编号,没有姓名,也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开始几年由”培养者”养育,如果达到一定体检要求,就可以在四岁加入正式的家庭,否则被“释放”,被“释放”的人,将不会再回到这个社区。 教育方面,小孩从小接受统一的严格的教育,期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就是言行举止,基本上属于在思想上进行彻底的改造,孩子从小就会因为“不精确的言语”而受到惩罚,这是为了保持整个社会在语言沟通层面可以保持一致。在学校就读的孩子都很懂礼貌,知道做错了事情需要进行道歉,并且大家会异口同声地进行道歉。除此以外,每周都会有志愿者服务时间,每个孩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志愿服务的种类。 法制方面,会有一个响彻整个社区的广播,“发言人”通过它通知社区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并要求肇事者到某处报道,当然广播中不会报出其姓名,但听到这个和听到全国通缉的感觉应该差不多。每个人只要违反规定超过三次,应该是指情节较为严重,认错态度不佳者,直接“释放”。 职业方面,每个人到了 12 岁就和自己所在的团队(就是一开始和他一起出生,一起读书的 50 个孩子,如果没有被释放的话,就应该是 50 个)集体就业,失业率百分之零,每个孩子的职业都是由社区的“老人”(其实就是统治阶级精英)对每个孩子的志愿者服务时间进行考察,发掘他们的兴趣,所有决定都一定是最适合孩子的。 家庭方面,男方和女方都可以向组织申请婚姻,组织会根据双方的性格特点合理并科学的安排配对,搭建出一个和谐家庭。每个家庭在一段时间后都可以声请认领小孩(就是之前那些到了四岁的孩子)组成三口之家,最多可以声请两个。这理由简单,人口是恒定的,每年就 50 个小孩,你家多要了,别人家就少一个了。 养老方面,社区专门为老年人提供了养老的场所。 但是,这种制度设计牺牲了很多人的本性的东西,其实人们甚至是无知的,很多概念都是他们没有先验的体验,比如疼痛,饥饿。当然无知可能会带来他们原本期望的幸福感。 他们没有回忆。 他们没有真的感情。 他们甚至看不到颜色,欣赏不了音乐。 但统治者也意识到这一切需要有人承担,他就是赐予者,或者说是记忆接受者,老的记忆接受者,成为记忆的赐予者,将所有的关于从前人类的回忆通过一个特殊的方式传达给继任的记忆接受者。他们被整个社区所尊敬,即便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故事的主人公 Jonas 就是被选拔为了记忆接受者。 Jonas 初步体验到了这些回忆给他带来的快乐,他开始可以开始看到蓝天白云,感受到了晶莹的飘雪,体会到了让人感觉温馨的爱。进一步,他得知这个社会过去并不是如此,只是经过一次重大的事见 The Sameness(我喜欢把它理解为“大和谐”)之后,为了农业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天气受到了控制,这里永远都是晴天,所有人都是灰度的视力,这样每个人就不会纠结于每天传什么颜色的衣服了,并且只会满足于已有的事物,对,欲望是这个社会最需要打压的东西,他们让每个公民服药克制自己的欲望。 通过这些回忆,他可以通过我们现在人类的视角审视他所生活的社会,但他却不能改变,一次又一次他感到孤独,因为他的回忆似乎无法和别人分享,甚至有时候还会被父母认为是“不精确的言语”。他甚至还发现这个和谐社会不为人知的阴暗面,比如“释放”其实就是死刑,但是社区里的大多数都不知道是死刑(实际上他们根本不知道是死亡是什么),新生儿如果是双胞胎,则需要“释放”其中体重较轻的一个孩子,因为在这么和谐的社会里,甚至是双胞胎带来的混淆都是不被允许的!而他了解到实施“释放”新生儿的人正是他的父亲(更精确的说法是家庭中扮演父亲角色的人)。最后,他选择了逃出这个社区,并将记忆还给社区里其他的人。 人类社会的进步就应该是这样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谁都没有权利剥夺我体会困苦的权利,这种自找苦吃的叛逆精神是需要勇气的。 作为年轻人,我希望我能对自己负责地去走每一个弯路。

二三事

第一次读安妮宝贝的书,感觉亦是简单,虽比《一个人的好天气》复杂,但也就二三个人的二三个故事。纯简。 书里说“我不觉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来越宽容,似什么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觉得那应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而后,做一个纯简的人。” 就好像一本数学书和一本经济学的书,数学总是能很纯简,这是数学家的选择,他们排除臃肿的东西,而经济学的书往往厚重,还有很多案例,有无尽的补丁需要打上。不是说经济学不好(否则某猪说不定要生气的哦~),只是选择不同,没有对错。 当然,这需要一些往复,纯简总是从臃肿得来的,否则只能是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诚然,这种得来的过程就是成长,悔过,剔除,悔过,剔除……就像花苞盛放,凋零,归根,在这过程中,才知道花苞的意义不是剩放时带给世界的幻觉,而是归根后能得到救赎,虽然凋零异常痛苦。

一个人的好天气

很喜欢这本书,书有三个封面,做得很细,三种颜色,都是淡淡的那种,书写故事的文字也是那种细细的,把飞特族(Freeters)知寿与她舅奶奶吟子。作者很好心,这种故事就是要这样淡淡的,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生离死别,都是身边的,即使分手这种事情,只是通过一些小纠结,小浮想,只言片语讲述清楚。三田就好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甚至还带有我的一些影子,大家都不想长大,或者说大家都想突然长大,总之长大过程中带来的烦恼谁都想逃避。很多人都会害怕外面的世界,可世界本来就没有内外,世界只有一个。

Revolutionary Road

昨天刚知道主演 Leonardo DiCaprio 和 Kate Winslet 就是 Titanic 的男女主演,怪不得我总觉得这两个人似曾相识,反正我基本不怎么记人,更别提电影里的演员了。 人看电影的时候总喜欢把自己投影到里面的人物,一般来说都是把自己投影为影片中的一个比较好的人物,随后通过这个好人物做的事情(比如击败了坏人)来获得快感。当我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我也试着去投影,发现根本不需要,好像这个电影就是为我拍的,拍给我看的,让我看清楚一些东西,但是没有留下任何答案。 片中女主角 April 和男主角 Frank 年轻时都怀有很崇高的理想,但是 April 的演员之梦破灭,Frank 也成了无聊的上班族,在两个人理想双双破灭的情况下,他们需要寻找一个新的出路,April 决定举家前往法国巴黎,她愿意自己工作来养活一家,让 Frank 能找到自己所热衷的生活方式。看似一切的美好都要来到的时候,一方面 Frank 的上级要提拔他,另一方面 April 意外怀孕了,最后他们放弃了去法国开始新生活的约定,Frank 继续回到了无聊的工作,而 April 在给自己人工流产时不幸流血过多而死。 其实,我觉得复述情节真的很没有意思,影片太多的细节可以挖掘,可以让我产生共鸣,远不是这么几个描述性的话语可以概括的。 April 作为一个爱情的理想主义者,在她内心里对爱崇高的追求是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拦的。金钱,社会上的看法,怀孕对于她都不是问题。这种理想主义一度感染了 Frank,但是现实中的诱惑太多了,少许的甜头可能就让 Frank 产生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最后让这场革命流产。我想在复变函数里,April 就是全纯的,而 Frank 最多就是个亚纯的。为什么就不能把爱放在第一位呢?一个爱情的理想主义者不禁要问世界的问题! 当然,如果光谈感情,档次就太低了。整个影片还体现了交流的失效。 在 Wikipedia 上面看到电影参照的小说的作者说了这样一句话: Most human beings are inescapably alone, and therein lies their tragedy. 上帝制造 Babel Tower… Continue reading Revolutionary Road

爱的发声练习

分了两天看完了爱的发声练习这部电影。影片的围绕一个叫小猫的女孩展开,童年时代生活在灰暗中,虽然成绩优异,但是不断徘徊在感情禁区,不能自拔。在她生命中有三个男人,初恋男友阿良,网友小古,同事 Sunshine。在感情的漩涡中,这些不能再扭曲的感情组成了小猫的生活。一次次哭泣之后,看似长大成熟的小猫再一次回到万劫不复的纠结的生活中,最后她失去一切,收获一切。 跌宕起伏的小猫,从一开始不断地追寻答案。 小猫:什么是爱? 阿良:爱,是一直付出,不断的付出才对。 小古:爱就是爱,没有什么答案。 Sunshine:只要相信,就会存在。 小猫:我一直问你,什么是爱,可能爱真的像你所说,没有答案。而是一次次受伤之后,依然支撑着彼此,发出声音的力量。 影片夸大反应世俗的情况,相比这些不干净的东西,Sunshine 纯纯的心灵令人感动,小猫怀怀了不是他的孩子的时候,小猫问他:“你不想问孩子的父亲是谁么”,他依然能回答:“我能做孩子的父亲吗?”虽然 Sunshine 有听力障碍,但是他却能用心发出这样来自天堂的声音(听障人士会有语言障碍)。记得片中,Sunshine 的母亲给小猫讲反复教他儿子说话的故事,这不正是母亲把自己的爱通过发声练习教给自己的儿子吗? 圣经的马太福音上曾这样写:“在他们身上,正应了以赛亚的预言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 可惜的是,小猫却因为自己的污秽而拒绝自己接受这样纯洁的灵魂的治疗,搬家,永远离开了 Sunshine。 爱是要学习的,要用心学习的,很多人在生活中不断去寻找爱的对象,但其实具体对象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是否会爱,只要学会了爱的艺术,爱的对象自然也就明晰了。当然,说来简单,其实很难。 小猫:我听人家说,当你看见天堂的时候,撒旦会一直来找你,因为撒旦知道,你快要到上帝那国去了,所以他会拼命的讨好你,试探你,甚至折磨你。 天亮了,爱哪有这么简单!

Logic for Mathematicians

Logic for Mathematicians 是这学期我提前修的数理逻辑的教材(因为网上买不到,所以我自己很无耻地复印了一本,结果影印的版本少了 Skolem 形式的一章,最后问 Henry 借了本,在此表示感谢),学校老师上课的时候只是讲了这本书的前面一部分,这几天抽空把后面一部分也看完了。对逻辑有一定兴趣的同学可以接着看下文,就当是我不自量力给大家做非专业的导读。 这本书的逻辑主线清晰,适合初学逻辑的同学阅读,整本书前四章从一般人直觉上的逻辑(Informal Logic)到形式逻辑(Formal Logic)阐述了命题逻辑系统和一阶逻辑系统的完备性定理(这些完备性的证明是哥德尔首先完成的),也就是说人为给出的形式逻辑系统在本质上与人类直觉上的逻辑是一致的,它们的区别在于,形式逻辑中就不需要逻辑直觉去支撑证明和推理,只需要通过固定的规则演算就可以了,这自然而然让人觉得所有的逻辑推理都变成了一定规则下的演算,从而机械证明的宏伟蓝图已经展开。前四章是较为基础性的,可能会有些枯燥,但是数理逻辑远不仅仅是这些,它包含了一些关于数学哲学的思辨。 有了良好的基础,便可以开始后半部分的精品之旅了。 第五章是数学逻辑系统,简单阐述了群的逻辑系统的表述,自然数的逻辑系统的表述,以及集合论的逻辑系统的表述,特别是集合论那部分,我们可以看到连续统假设,选择公理和 ZF 是互相独立的,这不禁能让数学家的毛骨悚然,我们所研究的数学的根基究竟是在哪里,且不说其是否稳固(数学系统的一致性不可能从内部被证明),即使它是稳固的,那我们研究的数学到底是哪个逻辑系统下的呢?如果 ZF 是数学家所公认的,那对于选择公理和连续统假设这两个超验的(transcendental)东西,数学家就可以分为好几派,排列组合一下就有 4 类,开个玩笑,如果哪一天我证明了一个公理,它是独立于之前的公理系统的,那又排列组合一下,数学家分为 8 类,如此往复,子子孙孙无穷匮也。那数学家的价值观究竟应该建立在什么之上,这种数学的不确定性的丧失对于建设在数学大厦之上的现代社会的影响会是什么?看完这章,大家可以有自己的思考。 第六章,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向你展示了人类的无知,你可以这么看,当你认为一个体系有一定的一致性的时候,其内部不能被证明的定理可能就越多,注意,不可证的定理就是正确的命题,但不能给出证明。这看起来很荒谬,但在集合论的描述下下,假定自然数系统是一致的,那包含自然数的系统(比如现在的数论,数学分析等)必定包含一个命题,它是正确的,但不能被证明。如今物理学不断发展,理论越来越有内在的一致性,似乎什么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并且没有矛盾,但根据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这也很可能意味着当人们面对一个正确的命题,但是不能给出证明,于是就不知道其是否正确,按照以往的经验,物理学家会将其列为新的公理,可是通过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又知道,这个系统还是不完备的,于是物理学家就会循环往复地做这样一件事情,相当恐怖。按照胡一的说法,下次物理学革命性突破的理论可能不是来自那么高深的数学,而是来自数理逻辑,所以想在物理学做出贡献的同学,不妨读读这本书,就算没有收获,也比时间简史来得有点意义,况且不懂也是一种收获,所以总会有收获的。 第七章,可计算性(Computability),不可解决性(Unsolvability)和不可决定性(Undecidability),向你展示了机械(特指图灵机,也就是现代计算机)比人类更无知,在全书的最后,作者安慰性地写道,“计算机可能最终会控制世界的运转,但他们永远不能取代数学家”,这句话与第五、六章放在一起看,着实让人觉得别扭,可能也是作者作为一个数学家对自己的一种精神上的鼓励吧!